搭讪年轻设计师 | 第一期|单鹏昊

总有一些出色的人能在相同的环境下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很好奇中国年轻的设计们都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于是尝试地踏出了这第一步:搭讪。

这第一个被我搭讪的是豆瓣上的八月同学。起因是我看见他在德国留学的一个作业连载,从草图到模型推敲,从纸模到制作,一直到最终完成的产品,这激起了我的兴趣。

暂时不讨论这个设计本身,我对这种学习模式和学习状态非常感兴趣,因为我个人在国内接受的设计教育是缺少这一些的,尽管我努力尝试靠个人力量靠近,但还是太远。于是我决定撇下脸皮,搭个讪。我告诉他这次交谈会被我做成访谈的形式贴在博客上,八月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突如其来的不情之请。经过他允许后,以豆邮为载体的书信式“访谈”总算开始了。头一回做采访,多有不周之处,下回改正。

以下为访谈正文:

================================================================

SUiTHiNK(以下简称S):嗯,那开场就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八月(以下简称Y):Hey,你好。我是国内06年开始在浙江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读书,然后毕业之后现在在德国国立斯图加特艺术学院念工业设计。09年的时候拿了伊莱克斯国际设计竞赛的全球第二名,所以开始很有信心做设计,但是经历了1年的混沌之后开始明白自己最喜欢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设计,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设计。所以我毕业设计做了一辆复古的自行车。

S:然后呢,让我萌生想要采访你这个想法的,就是你豆瓣相册里那个剃须刀的设计,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设计?我指的是,从老师布置这个设计的要求开始,到你提出概念,草图演化,一步一步从图面的想法转化成最后成品的过程。这当中一定有什么个人经验是希望拿出来分享的吧?

(注:这是另外一个项目的草图,暂无本项目草图的数字版。)

Y:这个设计是斯图加特艺术学院的经典项目,已经有10年的历史了。老师希望我们能够设计一款用20年的优雅的剃须刀,这个作业的题目是“Getaltungsübung 1”,其实字面意思类似与国内的“设计练习1”.个人经验很多,但是这种东西也很难用文字表述。因为经验都是很片段的。不过最大的体会就是设计要学会用模型思考。草图帮助思考的功能是有限的。

S:那你也是经过国内的设计本科教育的啦,在你的亲身经历来看,从设计到制造的这个过程中间,国内和德国教育的差别(或者干脆说差距吧)体现在哪里方面?哪些细节是最打动你,或者说最令你情不自禁“WOW”的?

Y:国内做设计的时候,我们期末只要交图就好了,三维二维或者草图就够了,除了毕业设计其他时候是不需要模型的。我自己比较幸运,拿了很多设计奖项,所以多了一些做模型的机会和经验,但是基本上我在国内念书的时候自己很少动手做模型推敲。一般都是CNC了。我狂热的喜欢画草图,大家也都觉得这个最重要,其实这是错的。我前面也说了,草图推敲的功能有限。如果一个设计过程分成10步的话,1-3步可能用用草图还行,后面还是要用模型开始推敲的。德国人最厉害的还是扎实,没什么别的。说来简单,做起来难。国内大家都很狂热,盲目的追求虚名,最后设计学生缺没有打好坚实的基础,除了做做飞机稿,拿几个奖之外真的没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了。工业设计最终还是和制造紧密集合的,如果与制造脱离了,和动手脱离了,这个工业设计也就不是工业设计了。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S:太棒了,看来咱们的认识是一致的。确实没错,动手制作和模型推敲本该是工业设计的核心过程,但是国内的设计教育严重不重视这一块的训练,基本上只有确实感兴趣的学生会自己主动去做。所以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从国内画图式的教育切换到德国实干型的教育之间,有没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可以分享,或许你可以举一个例子?这个过程一开始一定有不适应的地方,老师会怎么引导,而你自己又是怎么去过渡和切换的?

Y:说实话真没有不适应的。因为前面有一个基础在了,真的要上手还是比较容易的。另外因为我的同学动手能力都很强,所以学习起来很快,有不懂的我都会问同学,比如金属加工什么的。老师不会主动教你,除非你有问题去问。

S:你毕业设计时制作的自行车,是模型还是可以骑出门去的最终产品?如果是后者,结构和机构这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们会有专门的老师指导机构设计这一块么?零部件的制作都是通过CNC加工的,还是说有哪些是自己手工做出来的?这个经验对你进入德国学习应该是有帮助的,要是假设你毕业后是留在国内没能出去,这种“用手思考”的方式你打算怎么进行?

Y:我最后做的是真的自行车。我觉得设计师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什么都懂。必须得和不同领域的人合作。做自行车的时候也是一样,我是在一家专门做自行车的OEM厂做的。每次有新的想法和图我都会带过去和工程师聊如何实现,最后很多零件用的都是现成的量产的部件。车架最后用的是型材做的。我们没有老师指导这个,甚至老师都不懂,我觉得还是主要是自己学习。但是最后的自行车不是我自己做的,是工厂帮我生产的,我做到1比1 工程图就行了。其实我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非常受挫,因为主要都是在电脑里面推敲,所以最后很多地方都做得不满意。所以到德国上学的这一个学期就非常的用模型进行推敲。电脑作为辅助而已。

PS:CNC技术是不错,但是他只能帮你实现更牛逼的造型,但是前提是你有足够的控制力,否则并不能给你带来更好的设计。

S:前面你提到的获得全球第二名的伊莱克斯那个设计竞赛是不是“九十年后的电器”那个,所以你就是会飞行的采雨器的作者咯?幸会!没想到误打误撞遇到你。那,这类人文关怀的概念设计现在是越来越多了,我们暂时抛开那些概念设计的可行性来说,你会不会认为设计是可以改变社会的,至少是潜移默化的引导?或者你有别的想法?

Y:我以前觉得设计可以改变世界,但是我后来觉得这个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姿态和口号。概念设计更多的像是设计师在YY,以为自己可以干嘛,其实如果不能实现最后什么都带不来。设计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大。更多时候工业设计是在为厂家和消费者服务的。我觉得不要去想改变世界什么的,把一个手机做好,做的好用一点,耐用一点也很好。对大多数的设计师来说,少做一点垃圾就是最大的恩赐了。

S:一般看哪些书比较多?推荐一些书目吧。阅读和制作在你学习过程中分别占多大的比例?会不会因为更侧重实践,所以对于书籍方面的需求缩小了?

Y:我不推荐书。我觉得看你自己兴趣。我很爱读书,但是很多时候我读的都是比较杂的。自己寻找有意思的书是个乐趣。理论和实践不太矛盾,我反而时常注意自己不要太理论化,尽量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设计归根结底是个比较注重实践的行业,所有的经验是从实践当中出来的。有些东西可以从书本当中得到,但是很多时候是 Learn by doing. 懂吗?

S:你在德国做模型应该是自己私下联系工厂的吧,那在和这些资深的工匠们交流的过程里,有没给你什么新的启迪?自己做模型应该算是有点类似于手工艺的感觉,可是工业设计最终是需要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你有没思考过,如何将手工艺过程里的经验运用到工业化生产中?你怎么看待手工艺和工业化生产的关系?

Y:目前为主我都是在学校自己的车间做的。德国的设计学校从Bauhaus下来都是双轨制教学。我们现在也是一样。所以金工 木工 玻璃 塑料车间都是有的,有不懂就去问车间的师傅,然后那边的机器我们都能用,大部分东西可以自己加工。如果学校实在搞不定,可以自己联系外面的厂商。总之就是自己主动。我觉得其实不会有做手工艺的感觉。一个东西的设计逻辑如果是工业化生产的,那么他就是工业化生产的,并不会因为手工做一个样品就变成了手工艺品。剃须刀就是这样。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了怎样大规模生产,因为所有的加工方式都是重复可操作性的。只不过学校的时候只需要做几件样品,所以会用手做。做家具用品这类东西呢,我觉得设计师的手感很重要,自己会动手做和不会动手做的设计师差别是很大的。

另外我觉得手工艺和工业化的结合是未来。

Y:说了这么多,你可以介绍下你自己吗?

S:谢谢你的认真,我听到了很多理性的思考,这些很正常的想法在我同学圈和同事之间非常难听到。你说了这么多,我也说说我自己。

我是05年入学的,在湛江师范学院物理学院机电系念的工业设计,学校不怎么样,我那届才是第二届,所以很多东西都没有,到我毕业之后才慢慢弄得像个样子,所以在念书期间基本上等同于自学。因为我是发自内心热爱设计的,所以即使是自学也非常开心,不过最苦闷的是在班里很难找到谈得来的人,很少,反而和一些其他专业的朋友更有共同话题,不过这的确是一件很好的事,做设计不能只盯着设计看。

我念书的时候对比赛不是很感兴趣,主要因为看了一些比赛,觉得太虚,做的都是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意义不大。因为老师的要求,所以还是参加了一些,国内的国外的都有,工设的平面的也都做过,不过其实不太上心,入围就当交差了。那时候参加了话剧社,演员导演这些就是题外话了,主要是道具设计和制作、海报设计、社刊设计和社服设计这些,我觉得非常好玩。在经历过舞台表演和后台制作等等除了文秘我啥都干过之后,我发现,设计是个太广阔的命题,就像生命一样,你不能描述它,但它一定是极美好的事物,与此对等的,你必须认真严肃又不失幽默地对待它。

毕业后一个人跑去了云南和青海湖,骑单车在湖边转了一圈,所以是我毕业半年后才开始工作的。我现在工作两年半,在深圳一家9个人的设计公司里担任创意总监。反而现在对设计竞赛有点兴趣,因为可以为公司提高知名度、竞争力和附加值,对客户而言也是求之不得的卖点。

前面的问题大部分看法我和你相同或类似,对于设计的影响,我的看法稍微有点不同。我赞同你说的“对大多数的设计师来说,少做一点垃圾就是最大的恩赐了。”确实现在有太多不负责任的设计在市面上祸害人,所以反过来想,如果这些糟糕的设计能被好的设计淘汰掉,影响是很大的。人们在充满糟糕设计的环境里生活,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由好设计构筑的环境里的日子。你坐在一张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上用一台流畅快速且体验良好的电脑上网的心情,很难不比坐在一张板凳上用Win98打魔兽更开心。好的设计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产生足够积极的影响,所以设计师更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创作,让糟糕的设计在市面流通,简直和糟糕的政府一样操蛋。

我大致就是这样。

现在国内很多大一点的设计公司都在开始转型,不再仅仅设计产品本身,而是进一步参加到品牌策划和推广当中,甚至某些大型的公司开始涉及产业链整合设计这样宏大的课题。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Y:我觉得其实很好理解,大家用设计的思路来做其他事情其实挺好的,有时候说不定能带来更大的价值。但是个人对这一块是在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 器物。品牌策划和推广这些都是建立在有一个好的产品的基础上,这样子这样子的策划和推广才是持久的。否则就是泡沫。我个人觉得。

S:我在铅笔讲谈社(八月的个人博客)里见到你说过,好的设计应该是民主的,你怎么看待设计和民主的关系?除了好的设计应该为大多数人服务以外,这个民主,怎么体现?

Y:我说过吗?我自己都忘了,我有时候想写点什么完全是一是兴起,写完就扔了不看……

抱歉最近又开始忙项目了,回得很慢。。。

说点题外话,我觉得设计师是个不错得工作。但是这个工作需要极大得热情去支撑。否则很难走下去,也很难一直往上走。我在德国很多成功得学长会来做讲座,都觉得其实这个真的不是一个赚钱得职业,花费很多下去,但是回报更多得是一种成就感,而不是物质上得。性价比很低。

S:哈哈,留学就得忙,否则不就白跑一趟了么。加油!

这也不是什么题外话,确实如此,只是我不清楚原来德国也是这样的情况,我的师兄也时常说,在中国做设计大部分时候是在靠理想支撑下去的。回报低率只是一个表象,往上追溯其实是认识的问题。厂商对于设计的理解很局限,不管是金钱还是心力都不舍得花成本,很多设计都停留在表面。这其实是双毁,厂商始终只是原地踏步,而设计师也没有进化的空间。

所以到头来反而是教育和推广的问题,一来全民的意识需要从小培养,我非常反感前几代人被灌输的那种“以大老粗为荣”的所谓革命浪漫主义思想,加上文革,整个审美都毁了;二来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了解,设计的价值不仅仅是给器物套上一个好看的样子。这是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所有的设计师和厂商一起来推动的。

日本在七八十年代也和我们现在一样,但是经过这三四十年(可以算是两代人成长的时间)的推动,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设计在推动着国民素质的进步,而国民素质的提升也激励着设计在进化。

我发现以器物为重是很多设计师的共同点,应该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心态。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一定是以个体为出发点的。大公司要从整体规划出发,就不同了,我所了解的是这样的:

一家大公司面临某些问题,渴望转型或者重新打造自身的形象,就去找大型的设计公司,设计公司会根据具体情况重新设计该公司的品牌文化、形象等等,在这些基础之上再去调整和规划产品线,不同的产品线在不同的主题之下进行重新设计,然后就回到了“器物”本身的设计上。

传统模式和这种方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先有物,再推广,后者是先有了品牌文化,再推广承载文化的“物”。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后者的优势更明显;而对于设计师来说,当然是后者赚得更多,当然咯,工作也更繁复。

但是从器物的进化上来说,不见得是个好事。

我认为器物是一类生命体。当它们第一次出现时,就开始了不断地进化,表面上是人在不停地改造它们,但其实当人作为群体的时候是没有意识的,就好像是器物在操纵着人去改造它,使它变得更加合适。以企业文化为核的系列化产品出现后,就仿佛是一些大家族在竞争这个生存环境,其他的器物就变成了“少数民族”,并且,少数派为了获得生存空间,也渐渐向大家族靠拢。

器物从百家争鸣变得趋于统一,尽管在一个方向上会走得很远,更加完善,但是与此同时,可能性就变得空前得低。

器物史也是人类史呐。

================================================================

作为一个采访者,问题的设置确实没啥水平,还出现了强烈的表述欲,如果以正式的采访为标准,我这份“访谈记录”还真是相当业余。什么收获和心得这些俗套的话我就不说了,毕竟每个人对同一段对话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阶段看也是不一样的,也许我今天是这样想的,明天就有了新的想法都说不定。

希望“搭讪”这个栏目能为外行的人了解工业设计提供一个窗口,对学工业设计的学生能有哪怕一点点的帮助。这也是我选择以对八月的采访作为第一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希望借此告诉大家,工业设计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种“画画儿”的工作。

再次感谢八月的配合。

希望这个板块可以一直继续下去。

16 thoughts on “搭讪年轻设计师 | 第一期|单鹏昊

  1. 你给我一个思想 我给你一个思想 这叫交流 彼此就能有两种思想
    我给你一个思想 你却啥都木用听懂 那就是浪费时间 吼吼
    能够遇见並结实有共同见识的人 一场对话下来胜过读万卷书 凹耶

  2. 搞设计的都是要时时推陈出新。
    我倒觉得有时复古一下,古老的东西也会带点新鲜感呢。
    就好像最近那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黑白默片《艺术家》。

    • 其实我倒不认为【设计 = 推陈出新】
      更多时候设计是为问题提供不一样的解决方式
      所以求新求变也好,复古也好,都是一种设计手段

      《艺术家》你看了吗?
      获奖影片里我只看过《午夜巴黎》唉。

      • 哈哈,提供不一样的解决方式=换汤不换药,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呢?

        还没呢。
        只看了预告片~呵呵。

      • 这样理解不合适。
        打个比方,你盖房子,可以用石头,也可以用木头,一种西式思维,一种东方模式,这里只有处理手法上的差异,但不存在谁新谁旧的问题。设计师应该因地制宜的考虑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手段,而不是为了追求所谓创新而做一些表演,真正的“新”一定是在切合实际的基础下衍生出来的。
        正如你说的电影,复古怀旧也是一种处理手段,把从前的元素用现代的方式演绎也是一种设计,例如BBC拍的《SHERLOCK》就很有新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