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原文在这里:
写在评论区,不多说别的了,这段话就是所有。
全文如下:
有理有据,很棒的质疑!
那我也借小凡的宝地补充几句。
第一点,但凡做过产品或硬件的人应该都很清楚,基于妥协是不可能出现规整的硬件布局的,更何况等边三角这种极其特殊的布局,所以这一定是苹果主动选择的方案。有过商业经验的设计师也会有相似的经验,一旦某项技术对产品极为关键,那么舍弃审美的坚持几乎就是团队的必然选择。苹果三摄的技术不仅包含变焦的切换,还有目前大家都能在各媒体评测看到的三镜联动,它们是实时同步工作的。所以这个布局不完全只是完成变焦切换这一件事,而是基于三镜互相配合的相关应用和算法的一个技术结果。
第二点,我所举例子的关键在于,手机镜头距离地面的极限位置关系。你可以看到,我的位置是不能再往下走了的,但你的例子是花盆,本身就距离地面不止一整台手机的高度,所以不管镜头布置在哪,都能取得这个视角。对于本身只有几厘米的被摄对象而言,这几厘米的高度差足以影响摄影作品的关键性构图。这一点在ins和flickr上有很多过往优秀作品可以作为参考。
最后,很多人质疑我拿钱或者尬吹,虽然我豪不在乎你们怎么喷,但我想请大家冷静想一下:
苹果不请真正的大媒体吹它,找我吹,这是多蠢的营销策略?工业设计在全网都鲜有人关注,我在知乎这丁点foer能对它有什么帮助?
我手上这台6s用到今天都没换,我这一年来的几十条视频都是这台小破手机拍摄和剪辑的。这是一个果粉的姿态么?更别说硬吹苹果了。我这通篇说下来,是个明眼人都该看到我对苹果工业设计部门话语权式微的惋惜。但这不影响我对它设计的分析,因为只有弄清楚对方的逻辑和解决方案的缘由,我们才有机会做出超过它的设计来。
正视差距,才是真勇气。
我如果有没想明白的,你们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我开眼界,毕竟我是设计师,我所知道的,也只是短短十年工作经验和自己学习得来的积累,有没覆盖到的领域非常正常。但骂我,是无法让我们国内的设计被世界认可的。
这么多年来我写设计,只为了分享自己的思考,让更多人来关注我们这个小众行业。我们国家的设计起步太晚,教育也很落后,直到近十年才迎来了真正的机会。即便今天,每次我说我做工业设计,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是不知道这是什么的。大众对设计从一无所知到现在谁都觉得自己可以说点什么经历了很漫长的时间,虽然过渡阶段总是要有了,但作为伴随这个阶段长大的设计师,我也很想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告诉一部分人,工业设计还有这些内容你们可以来了解一下。
好了,说多了。这回答和视频在知乎B站微博都有很多人在看,其实大大出乎我意料了,如果不是恰逢发布iPhone的热度,搁平时,真的没人关心工业设计是什么。
虽然我知道说这些其实没卵用,想骂的还是会继续骂,过段时间可能又继续盲目尬吹自己喜欢的品牌(国内品牌确实比过去进步很多了),又忘了我们和别人的差距,到明年此时又是一通调侃和耻笑,但,肯定会有人明年比今年更冷静一些的。
就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