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发布的苹果 Airpods Pro 的通透模式?
在拿到真机之前,我也不太能体会到这个「通透模式」的好在哪,但现在我用了三天之后,作为我自己而言,是非常喜欢的。
原因有二:
1、交互体验优秀
2、增强了我的听力
关于「通透模式」是不是 AirPods Pro 独有或首发的讨论并没有意义,因为我们这么多年所认识的苹果并不那么在乎「首发」。
实际使用下来,我自身的感受是,这耳机几乎可以一直戴着,除了没电外,没什么能让我想主动摘下来的理由。当然,和儿子打闹玩耍除外。所以,仅需要捏一下,就完成「降噪」与「通透」的瞬间切换,这个交互是非常好的。包括开盖即与手机联接也是极为优秀的交互,但就不展开说了。
这让我可以在尽可能省事儿的前提下,拥有一个随时掌控自己周遭声音的权力:我想安静就瞬间安静,我想听见就可以立刻听见。
另一点是我戴上之后发现的。
因为我略有耳背,平时如果注意力没特别在对方身上时,是经常听不到有人喊我的。环境声对我来说常年处于嗡嗡作响的白噪音状态,我对环境里的人声也不那么敏感,常常我太太觉得很吵了,我还觉得可以接受。
但戴上 AirPods Pro 后我立刻注意到:环境音增强了!或者应该说,对于我个人而言,环境音明显比戴之前清晰了。我猜测,之前由于环境音与我有一段距离,由于耳神不好,所以听不大清楚,而现在 AirPods Pro 直接收集了环境音拿到我耳边播,直接送进来,所以感官上变清晰了。
这个「通透模式」就很适合我这种人用了,因为作为交互优异的蓝牙降噪耳机,它无形中顺便扮演了助听器的角色。
这次顺手🔗做了条开箱和体验的视频,同时分析了 AirPods Pro 的官方快递包装盒的设计(从6:27处开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开看一看。
🔗如何评价 3 月 18 日晚在苹果官网突然上线的两款双摄 iPad Pro?
在我看来,双摄并不是重点,真正体现 Apple 意图的是双摄旁边的 LiDAR 和新键盘。

尽管此刻有很多人认为,iPad 配备超广角和激光雷达的意义不大,或者说并不实用,但从 Apple 这几年发力的重点就能看到,他们在 AR 这个领域里已经逐渐抛离了大部分的对手。早在 iPhone X 发布的时候,大家都对「刘海」嗤之以鼻,只关心它好不好看,但从上一款 iPad Pro 的 Face ID 到这一款新的 iPad Pro 的 LiDAR 都能看到,Apple 并不是在试水,而是认定了这就是未来。
在 2017 年那篇🔗关于 iPhone X 的分析里,我提醒过大家要注意那个刘海里的「扫描仪」
深感镜头系统和双摄像带来更新更好的内容生产方式,3万个探测点能扫下并识别人类变化细微的脸部细节,还识别不出其他物体么?芯片对 AR 的倾斜使 X 成为极佳的实验平台,必将吸引大量开发者聚集……
……大量开发资源将会向 AR 和 AI 倾斜,深感镜头和人脸识别也将成为其他厂商下一波猛追的标配,开发者又有了全新的舞台,还有更多有趣的变化将因此而来。

尽管大家一定会说,目前 iPhone 和 iPad 的 AR 应用都很少,也什么可玩的游戏,上这种配置毫无意义。但是环顾一下其他厂商,当你想开发 AR 应用或游戏的时候,你能找到一个已经做好软硬件的准备、充分向你展开怀抱的更合适的平台吗?

在 AR 这件事上,在其他类型的硬件都没有足够成熟到可以形成生态的情况下,iPad Pro 的大屏幕就是目前最合适的载体。它足够大,能呈现足够多的内容,加上新增加的超广角镜头提供的更大的视野,简直就是最好的 AR 试验场。
考虑到 Apple 近几年在汽车领域囤了一大批的专利,我觉得不排除这些 AR 的应用和技术会在未来出现在汽车上,以 MR 的方式出现。这个有点远了,先不管他吧。
另一个重点,是键盘。

为什么要「悬浮」起来?
因为屏幕落在键盘上,是笔记本,浮起来,是一体机,是随时可以把核心拎走的电脑。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iPad 是比 iPhone 更早立项的产品。从 iPad 立项之初,在乔布斯和乔纳森的原计划里,它的目标就一直是「下一代个人电脑」。尽管由于技术发展的原因,iPad 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但我们环顾其他家的平板和笔记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不管设计怎么变,几乎都离不开一个基本的形态:
触摸屏 + 全键盘
可以来回翻折也好,可以任意拆卸也好,总之,笔记本和平板加键盘的状态走得越来越近。这就是需求。人们需要的是一台笔记本么?是一台平板么?都不是,而是:
一台轻便的个人电脑

除非你是像我这样的工业设计师,需要在台式机上处理复杂的建模工作,或者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需要特殊工作环境的专业领域人士,不然,一台可以处理文书工作、平面设计、绘画创作、视频剪辑、管理文件与照片等家用电脑日常所承担的工作的设备,为什么不是「个人电脑」呢?
什么?它不能打你最爱的 3A 大作?难道你随便买的一台台式电脑就能带得动了?你不是还得特意买什么游戏配置的显卡、屏幕、鼠标、键盘吗?四路泰坦是随便一台台式机就有的东西吗?
个人电脑,不是万能电脑。
这个悬浮设计所形成的三角空间,一方面是力学上平衡考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两种使用状态切换的交互引导。能座能拎,这也是 ipad+键盘这种形态与笔记本的差别。考虑到苹果已经将 iPad 作为扩展屏来用了,所以类似妙控键盘这种可以增加 iPad 细分应用场景的配件,可能还会陆续有来。
哎呀,我真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键盘的拆解了,好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在这么轻薄的体积里,让 iPad Pro 这种体积和重量的大铝块在任意角度悬停的。这个工业设计太鹅魅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