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回答整理_2017.03.31

QUESTION:iPhone 的 mute(静音)键为何如此重要,要搞个按钮?

我的回答是:

它不是必须的,但可以撩动人心。

因为iPhone 从一开始的属性就不是一台电话,而是一个移动网络终端。当一台随身的手持移动设备被安装上各色各样的应用后,必然迎来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从系统菜单中调取关闭,确实也可以全局关闭掉声音,但是,一个有可能在你不需要它的时候骚扰到你的电子设备,是屏幕背后的抽象的系统的可信层级高,还是一个物理开关的心理安全值高呢?这样一个选择,取决于设计之初对于产品的定义和对心理的洞察。

尽管有别的方式可以完成同样的动作,但如果可以用一个物理上的动作能提供你对全局操控的那一下意淫,那么物理静音相当于你对这个喋喋不休的网络世界吼了一声:

『 闭嘴!』

因为人的耳朵是全天候24小时工作的,即使睡觉也没有办法彻底关闭,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对于声音的失控是很容易感到紧张和焦虑的。比如当你突然接到一个没有心理准备电话,或者某个亲戚突然发过来的视频通话,这种突然发生的状况会给人带来焦虑,而当你不方便的情况下,带着这份焦虑调取一层层的系统菜单去关闭声音,或者持续按着音量键小来逐渐减小,这个时候的心理体验是相当糟糕的。所以有不少安卓系统也把关闭声音放在了下拉菜单的默认第一层,以便在焦虑中快速找到它。苹果的选择是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但这种极端的做法,是更能消解这种来自声音的焦虑的不安感的。

以上只是一种分析,并未讨论是否苹果首创,而是关注为什么这样选择,不一定对,但这个切入点应该是可以运用在其他产品细节的考虑上的。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455814/answer/152135550

 

QUESTION:有没有关于国内外著名设计公司(如IDEO,洛可可等)的发展历程、设计理念的书籍?

我的回答是:

国外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国内的设计公司很少出书。

第一,没那个精力,出书是个体力+系统的活儿,有空喘气的公司很少;

第二,提升和发展更多来自对项目的日常梳理和阶段总结,较琐碎,不易整理成册;

第三,工业设计是个实践学科,许多支撑来自其他领域,内生的思考还需要时间沉淀。

以下三本是比较新的,除了大神艾斯林格,另外两位都是国内工业设计圈很资深的前辈,书中内容均来自两位从业十几年来的经验、反思。(作者介绍来自豆瓣)

李想,2006年毕业于上海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在多家设计公司和企业从事工业设计工作,一线资深工业设计师。

丁伟,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著名设计师,设计立县计划推动者。
中国唯一同时荣获联合国教科文创意新锐奖、德国红点奖、IF设计奖、美国IDEA设计奖、中国十佳工业设计师、中国红星奖金奖六项公认大奖的设计师。
丁伟主张协同创新,创建由木马工业设计、麦思哲研究、十树品牌、无意网络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以「漫生快活」为核心的原创设计品牌;以51deisgn青年设计网站、whodesign互设计论坛、IDroad创意之路为核心的网络体系,持续探索中国设计发展的各种可能,获得业界的广泛赞誉。带领设计团队完成超过一千个设计项目,服务于PHILIPS、GE、OTIS、三星、英特尔、强生等接近五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

哈特穆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
艾斯林格是全球工业设计教父,世界顶级创意咨询公司青蛙公司创始人。
全球知名企业背后的品牌打造大师,为苹果、微软、IBM、西门子、索尼、戴尔、通用、惠普、摩托罗拉、雅虎、思爱普、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花旗 集团、迪士尼、柯达、LV、阿迪达斯、宏碁、Swatch以及本田等成功创造了畅销而经典的产品。
开创了苹果“白雪”设计语言,催生了苹果II 计算机系列,这一设计获得了1984年《时代周刊》年度设计奖。
被美国《商业周刊》尊崇为自“1930年以来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师”,以及首位“高科技设计超级明星”。
曾获得数百项设计和创新大奖,以及帕森设计学院的荣誉艺术博士学位。他的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史密森研究院和慕尼黑新艺术中心永久收藏。

 

设计类的书籍我读得很少,以后关于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不劳邀我或者私信了,因为我读得很杂,并没有什么章法,今年争取看能不能写一些读书笔记吧。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818897/answer/154435614

 

QUESTION:为什么在手机指纹识别日益普遍的今天,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没有指纹识别?

我的回答是:

赞同@dizzarz的观点,我另补充一下:

1、指纹解锁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设备与操作者的所属关系,以确认的前提快速响应解锁需求;

2、笔记本电脑从早期发展到今天,一直都带有比较清晰的工作属性,无论是以密码的方式还是指纹的方式,安全稳妥的级别都还是高于对速度的需求;

3、对产品线的划分,指纹是高端或专业型号一个很重要的区分点;

4、对供应链、成本、溢价和利润的权衡。

而 dizzarz 的回答在这里:为什么在手机指纹识别日益普遍的今天,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没有指纹识别?- dizzarz 的回答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937197/answer/15455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