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定义正在重构的历史开始了

上周在即刻看到一个话题:

ChatGPT vs. iPhone 两种技术有何异同? 就它们制造产业变革和影响来说,对比思考能否启发对未来的想象?

我目前的看法是:

iPhone 为代表的技术,拓展了人的外延。人是技术网的中心,是作为生物人抛向空中的一块大腿骨。

ChatGPT 为代表的技术,更新了人的定义。信息和意识不是人的特权,是否只有生物人才是人,需要被认真严肃地对待。

前者的产业革新是建立在人脑上限之中的,超过脑容量的部分,推进速度非常缓慢。

后者不存在理论上限,对自身的推进速度远大于前者。但由于前者高度依赖人这个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后者产生革新的同时,会同时产生大范围的剧烈冲突。前者脆弱,但作为后者的基建,这种大范围冲突可能导致两败俱伤,拖累后者进化速度。但因为发展不平均,所以后者会衍生出全新的社会形态。

AI 不需要代替人才能更新「人」的定义,更不必达到硅基生命的程度,只需要在表达方式上像人(即便它根本不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就自然会在生产方式和伦理上产生大量冲击。这些冲击会更新人对自身的认识,配合其自身的效率属性,人会主动更新对自身的定义描述。

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将来的工作会和今天大不相同。因为我们在思考人与物的关系时,中间的媒介可能不会再是物理交互和界面交互,而是面向 AI 的交互。这种交互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另一种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你所设计的产品不是给人类使用的,而是面向 AI 的中间件,这会改变很多约定俗成的非物理/生物层面的规则。

我们有幸站在了这段历史的开端之中。

修玩具的乐趣!

隔三差五给儿子修理一些散架/即将散架的玩具,或者把一些设计/结构不合理的玩具改造成能 work 好使的状态,是工业设计师带儿的一大乐趣。

不止我的职业病得到了释放,他在一旁参与也很开心。同时还顺便教给他这些东西是怎么 work 的,而不止是感性上的游戏体验和乐趣,他对这些底层原理也很感兴趣。

没什么比修好足球台后来一局全程尖叫的球赛,来得更加愉快的了!

奖励是儿子的一个抱吻,值!

合集:回答年轻设计师们的30个问题

做视频以来,时不时会收到许多观众的提问,其中的大部份是来自在校的设计系学生或者刚毕业没多久的社会新人。虽然我并不是老师,更绝不是大师,但既然大家信任我,那我还是有必要回复一下大家的提问。于是从收集的问题中,挑选了大约 30 个我认为具有一些代表性的问题做集中回答,也方便日后再有类似问题时,可以给人提供一些相对通用的个人意见。

🎥 点击图片观看影片
🎥 点击图片观看影片
🎥 点击图片观看影片

以上内容仅代表我个人目前的观点,与任何同行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