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如何评价华为 Mate20的四眼设计?

这篇文章是受华为借知乎所托,应邀写的一篇分析,基于我只写自己理解并认可的事情的原则,期间考虑了两周,才答应接受邀请,所以,这不是一篇软文,而是借邀请的机会说说自己的分析与其他的看法。原文是发布在如何评价华为 Mate20系列?这个问题下的,后因站内引流需求,应知乎的要求删除原文转而重新发布在如何评价华为 Mate 20 发布会?有何亮点和槽点?这个问题底下。

正文如下:

 

谢邀。通常涉及某个具体品牌的设计问题我是不太愿意说什么的,毕竟这个网络环境下很容易变成粉黑之争,相当无聊。不过近期关于Mate20的坊间议论,很适合切入讨论设计,我也就冒昧借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不过评价一款产品的维度很多,我仅就背部摄像头的设计来说一下。

老规矩,先把观点放在前面,再说说我的分析路径。

一、技术升级需要新形态作为表达容器;

二、「复眼」适合承载AI视觉/摄影这类型概念;

三、设计应该把科技用易于感知的方式传达给用户。

我先谈一下关于「浴霸」的说法。有相当多的网友用「浴霸」或者「麻将」来议论这个设计,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来说,这种类型的评价是没有价值的。因为类比不是一种有效的设计评价体系,它不存在逻辑,只是一种主观经验的投射。如果在一套逻辑中用类比辅助解说,我认为可以,但把类比本身作为观点,是懒。一旦大家采用「见仁见智」的方式来看待设计,那么设计就不具备公共讨论的前提。

那么这个前提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产品及设计的逻辑。

在Mate20这个案例中,我所关注的逻辑是:

怎样的功能需求与技术表达,通过什么路径推演至这样最终的设计决策?

从官方公布的消息来看,这个「四眼三摄」包含一颗广角主镜头、一颗超广角(兼超微距)镜头、一颗长焦镜头。同时也在强调其麒麟980芯片强大的计算能力,及由此而来的「智能场景拍摄」「主角模式」「流光快门」「超微距慢动作」等一系列「AI摄影」。虽然我们不必深入了解具体的技术细节,但是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看到,Mate20「四眼三摄」基础的设计逻辑是从「复合型摄影」与「智能化」的结合中延伸出来的。

那么,我是从一般用户、摄影玩家以及设计师三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摄影的技术细节是不会去关注的,甚至很多时候他们连如何修图也不会去关注,只要举起手机按下快门,让系统和芯片完成所有分析工作,出来的结果能满足他们的期许即可。这种情况下,技术表达必然是退到幕后的。所以,是用彩色+黑白,还是用多颗镜头,是没有差别的。尤其像官宣提到的,「认识」拍摄对象并采取不同的摄影策略这类能力,其背后包含了太复杂的算法和芯片能力,一般用户更是难以理解。而「复合式的眼睛」则更利于向用户传递「更厉害的影像能力」和「视觉认知能力」这类讯息,类似的表现方式还有「更大的眼睛」,只是在手机这个载体上,比较不好处理空间关系。

那么对于摄影玩家而言,就不是这么看了。如何实现官宣所说的摄影能力以及能否带来新的玩法,会更受关注。我自己业余时间是个摄影爱好者,最近三个月也开始做Vlog来玩,所以我是蛮认可这种通过广角、超广角(超微距)和长焦三颗镜头来实现全焦段覆盖的产品定义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全焦段覆盖很实用。无论是一般用户的日常拍摄,还是摄影玩家的创作空间,都有这样的需求。市场上有很多手机背夹镜头组的产品,其实都是在满足这一块的需求。这类产品越做越贵(所谓专业),销量却愈加可观,可见这部分需求其实是非常大的。

多镜头

第二、通过光学组合来实现焦段覆盖必然是优于数码手段的。所谓的数码变焦说穿了就是把图裁剪成不同的尺寸,像素的牺牲对哪类用户都不友好。通过算法来提升画质,在可用像素不足的情况下,又太为难。用三颗镜头实现焦段覆盖,在手机上来说是OK的,既可以满足需求,又不会太过分。那再多一些可以吗?我个人并不排斥,但前提是,你要实现什么?光场摄影?某些通过算力配合可以实现的神奇功能?或者像早年间LOMO相机那种多镜头的矩阵摄影玩法?

超多镜头

甚至是十一镜头横列的立体摄影,我们九十年代也是玩过的,可以去拓展链接里看下。

我觉得只要逻辑与需求是匹配的,都可以探讨。

第三、产品应该是更好的工具。全焦段覆盖和AI算法可以给玩家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这是我比较赞赏的。由于有麒麟980芯片的算力支持,以及算法的配合,像「流光快门」和「主角模式」这类玩法变得方便多了,玩家可以带更少的设备出门,用更少的后期做更好玩的效果,对于创造力的释放无疑是好消息。尤其是单反和微单的市场和属性分化愈加明显,那么手机摄影的便利性就更需要新玩法来支撑了。

而我自己作为设计师,也会职业习惯地去想,假如我来设计这样的产品,会怎么考虑和取舍呢?

首先,产品的技术升级是很明确的策略需求,那么上面说到的技术路线决定了我必须采用多镜头的方案来展开设计。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我该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向用户展示「AI摄影」「全焦段覆盖」这些概念呢?

几颗镜头摆在一起,可以摆成一列或一行,可以围成一个圆圈,或者布置成一个矩阵,再激进一些,可以分布在四个角上。就这些方向,那就看用什么逻辑来取舍了。

四侠

一列或一行的形式,很适合「相机组」这样的概念。比如每个镜头是一种功能,它们组合在一起,实现多种功能的配合。因为圆形的个体形式感很强,采用条状组合的形式,很难给人传达「一体」的概念,反而会有多个元素的「组合感」。这种感觉类似几个超级英雄组队,每个人都很个性鲜明,但「眼睛」这样的概念更需要葫芦小金刚或者多个机器人拼成一个大号机甲那种抱在一起的整体性。

围成一圈的思路可以满足这样的整体感,但形式上非常难处理好。网上能看到一些左轮手枪式的镜头组方案,我觉得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样强烈的形式感如果做得不够跳,反而会有点别扭,如果像游戏手机、游戏主机、游戏笔电那样干脆拉风到底,可能反而会协调一些。

2018-09-12-09-46-57Qn8rhc7d

推敲下来,在「矩阵」的方向上开展设计会更适合这一阶段产品上的述求。

一来,矩阵形式所带来的「复眼」感受,可以同时兼顾多镜头与整体性;

二来,「复眼」的形式,同时具备熟悉感和陌生化的效果,适合科技类产品的形象传达,科幻类视觉作品(电影、绘画、概念设计)中也常见这类对眼睛的设计手法,用于一些智慧生物、机甲等角色的设定上,认知模型已经是大众相对易于理解的了,比较适合承载科技相关的概念表达,比如很多人都熟悉的EVA二号机:

二号机

三来,技术上的大升级(7nm芯片、AI算法等)必然会有全新视觉形象的设计诉求「矩阵式」镜头组的设计还不曾出现在手机设计中,但在相机历史上已经有了那么多更大胆的尝试,稍微激进一点又何妨呢?

所以如果我是华为手机的设计师,恐怕也会得出和Mate20类似的「复眼镜头」的设计。当我自己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后,才答应邀约,在这个问题下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和推导过程。

另外,还有一层因素,就是华为手机与保时捷设计的关系。

毕竟两家已经在其它产品上有过不少合作,那么设计团队在过程中多少是会受到保时捷设计的影响和启发的。在「如何把多个相似元素整合到一个具有整体感的形态中」这个设计议题下,保时捷设计在很多年前其实已经有了非常别具一格的处理手法,也一直沿用至今,作为它的设计血脉之一。

那就是它的四点式车头大灯。

四眼配图3

这个设计语言在历代多款车型上都有沿用,辨识度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与保时捷设计合作了那么长时间,在面对镜头难题时参考这种手法,也算是情理之中吧。这样的设计语言与设计故事,对项目的推进也会有诸多方便。

关于Mate20的「复眼」基本上谈到这里就足够了,但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私底下说过多次、但很少在公开场合提到过的观念:

设计师很像翻译官,一个好的设计应该尝试通过设计的手段(形态、色彩、材质、人机关系、环境关系等),把产品的意图与技术翻译成用户可以感知到的语言。

比如「刘海」对FaceID就是一个很好的翻译,「内容与形式的融合」跟「新技术」都在这个翻译中被清晰地感知到了。矩阵形式的设计也恰当地翻译出了「更智能化的摄影技术」,以及支撑这些技术所需要的算力。它更像「一只复合的眼睛」,而不是「一堆眼睛」。

为什么「复眼」比「多目」的形象更适合作为翻译的载体呢?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宇智波兄弟的高阶写轮眼与团藏的满身写轮眼,「聚」和「散」这两个视觉形象上的差别。

复眼vs多目

这也同样是前面说到的「围成一圈式」镜头设计的难点,太容易变成散落在机背的一堆眼睛了。而采用条形排列的设计,也多半会把几个镜头圈在一起,避免「散掉」。所以既然终归要聚,那么「复眼」自然就是所有方案里更恰当的那个选项。而且由于合适的思路并不多,很有可能各家品牌会殊途同归,在多镜头这个设计难点上,先后都会走向矩阵式。

综上所述,我倾向于认为:

「复眼」设计是更合理的,逻辑是自洽完整的,从手机行业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是值得鼓励的探索和创新。

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也呼吁一下,希望更少的人说「像个什么什么」这种没营养的议论,而有更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一款产品的设计,能够用更具有逻辑性的分析来展开公共讨论。这样既能避免鸡同鸭讲的无意义争执,也可以帮助消费者和设计师互相理解、共同进步。

以上分析只是我个人观点,如果您有其他很棒的思路,期待看到您的精彩分析。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8690027/answer/5124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