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第一次拥有了独立域名

我曾经在blogcn写了五年博客,那里记录了我从高考之后到毕业后一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有插科打诨,也有正经八百的创作,有些是玩乐性质的实验,也有严肃主义的探讨。可是,我在一年前离开了那里。因为当一个博客托管商不能提供一个基本的稳定的博客服务时,它就彻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我不想去追究那些被丢失的相册和日志,因为它们已经彻底消失在那茫茫数据海洋中。在那段日子里,我和许多朋友各自在不同的托管商经营的网站里写作,尽管旗帜不同,但博客本身所需要的东西其实很简单

在经历blogcn那段长达一年难产般阵痛的同时,我开始反复比较国内的各家博客托管商,经过纠结的抉择后,我选择了把博客搬到墙外。墙外写作的好处不用多说,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我注册wordpress.com的账号时,WP并没有被阻挡,出于对WP专业服务的信任,我没有犹豫太久,就狠下心把用了五年的blogcn放下了。

这是我来WP后发的第一篇日志:我是Wordpress的新房客

来到WP后,我主动结交了一些有意思的朋友,使我在这片陌生的国度不感到孤独寂寞。可是好景似乎不长,几个月后,WP又一次被锁禁了。我很无奈地开始学习怎么翻墙,因为我不想轻易地放弃这里,还有这里认识的那些有趣的朋友们。

不少朋友觉得,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就在国内的博客写,不行么?不都一样么?

呵呵,真的不一样。不仅仅是网络生态和语境不一样,就是最显而易见的操作界面和行事风格都有很多不同。我不愿意每发一篇文章都要经过自己的审查,小心翼翼地检查有没有敏感词,等我自我过滤完后再给网站过滤一次,确保安全;我不想每次写作时都要顾虑这些或那些无心的话会不会突然被某些可笑的原因而打断,然后千方百计想些别的词汇来绕过这些不知所谓的G点。

抛开那些敏感的原因,WP始终以写作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也是我决定迁移的重要原因。国内的博客太奇怪了,就和现在的新浪微博以及QQ空间一样,都秉承了“越多越好”这样一个奇怪的想法为设计理念,各种功能越来越多,界面越来越花俏,各种活动层出不穷,眼花缭乱得你都不知道该看哪里,唯独不把心思放在博客本身。写博客的大都在无病呻吟装腔作势,来留言的无非是打点酱油赚点经验。经验?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笑的博客系统设计,然而国内的几乎所有博客都喜欢这种设定,我搞不懂这样给人划分等级有什么好玩的。

其实我又不是什么民主人士,我甚至连民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都讲不清楚,更别说我要写些什么长枪檄文了。作为一个只想好好记录生活的有理想的普通人,我只想要一片干净的地方,写写心得体会,和朋友分享生活里的趣闻和感悟,没有敏感词的过滤,没有粗暴地文字干涉,没有花里胡哨的编辑页面,没有吵吵嚷嚷的语义环境。

昨天,其实也就是几个小时前,我终于有了第一笔跨国消费:向Wordpress买了一个独立域名。为了这个域名,我是费了好多事儿才终于弄成的。专门注册了Paypal的账号,各种细节到处问人,还跑了一下午银行,又因为我惯用的Chrome和网银不兼容,我又得用IE进行支付操作,前前后后弄了大约8个小时才终于把域名买下来,花了$32,其中域名$12(com、org和net只要$5,但是太大众了,我没要),地址指向$12,还有$8的隐私保护,折合人民币是¥204/年。期间还不停地尝试了多个域名,要么WP不支持,要么就是被注册,想弄个好名字也不容易啊。我这样一个对电脑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的人,要独自搞完这些事情还真是别扭。

suithink.me

从今天起,这就是我博客的新地址。

SUiTHiNK,这就是me,由suit和think结合而成,意为“恰到好处,不偏不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