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颜色都不属于任何性别

经过了持续大半年的劝导,太太终于同意我给她换一台新手机,用来替换掉手上这台已经被生活摧残得不灵光的旧手机。一开始她很不愿意,一来觉得还能勉强接着用,其他开销的优先级都远高过于她自己;二来也是从小到大被上一代人灌输的那种「自己不配」的心态,总说算了算了。直到最近聊到自我能量的进出,她才终于把自己的优先级往前挪了挪,我也才有机会给她换新。

挑型号的时候,为了避免她有价格上的心理压力,也因为她多次强调不要高配置,加上她大部分的使用场景里没有很明显的电量焦虑,所以我推荐了 iPhone 13 mini 给她。她之前也在店里上手试过,小巧的手感和屏幕尺寸都很合适。尤其是把 mini 和现在用的 7P 放在一起时,mini 这个与 6s 相当的体型里装着和 7P 一样尺寸的屏幕,平衡的尺度是拿捏得相当好的。

于是她同意了。

上周一看了下取货信息,显示深圳益田店里没有现货,要从广州寄过来,于是我就计划周五再下单,周六可以直接寄到家里。但周五我再看的时候发现,已经变成了店内有现货,于是我果断下单,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直接去店里提了。

为什么选白色?

其实一开始也看了别的颜色,曾经犹豫过红色、粉色和绿色。但实际看下来以后,一是觉得这一款的红色不够正,绿色又偏黄有军绿色的感觉,粉色又太淡了,质感不足;二也是觉得为什么女生非得是红和粉呢?所以最后,按照实际的颜色表现,挑了她觉得真机表现最好看的白色款。

其实她之前的 7P 也是黑色款,并没有选那些所谓的女性颜色。

这也是我多年来对一些数码厂商的做法表示高度质疑的点:女性一定得被特殊处理么?

如果女性就得用女性手机,那么从逻辑上来说就应该有所谓的男性手机。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哪个厂商会这么做产品和宣传,唯独把女性作为一个单独的点拿出来营销。当我们习惯了「女生是粉色,男生是蓝色」的时候,其实忽略了在一百年前,蓝色是女性的颜色,而男性是拥有红色的。颜色和性别的关系,完全是被文化构建出来的,是纯属虚构的产物。

任何人选择一款产品,应该是基于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被文化构建,更不该被消费主义用概念绑到某个象征的座位上。设计师在考虑产品的时候,重点的也该是产品如何满足场景中人的需求。人与人之间客观的差异应该被看到和重视,但为了细化市场而刻意构建差异以降低设计的包容性,这是不该鼓励的。

至少我们可以从挑选颜色开始,把「粉色适合你」换成「你喜欢哪个颜色」。

新手骗子:)

现在的骗子也太不上进了!

2022年了还给我打电话说「你有一份来自云南的包裹被我们查获了」这种话!一次挂了还打第二次,反问她是哪里的派出所,竟然跟我说是南山区?

不行啊,这个谎太多bug了!

前两天降温,小叶给我网购的被子

不过我确实有一个包裹,在公司楼下的架子上。

正当我准备给我太太吐槽这件事的时候,发生了如下对话:

为什么我会接到她打来的陌生私人电话呢?

因为她要开始帮远在法国巴黎的发小在小红书上运营他的珠宝设计了哈,上午刚注册了一个新号码😂

现在有点后怕,幸好刚才没有骂骗子死全家……

购买 3D 打印机的人不叫消费者

作为一个从 2009 年开始用柜式打印机给全班人打印毕业设计零部件的人,早几年在前东家用何同学视频里那类打印机做设计推演和验证,后来也给客户设计过量产的 3D 打印机,但现在,如果我需要一个或一堆 3D 打印的模型来验证设计方案时,绝对不会想买一台打印机放在公司,而是当晚把模型发出去,第二天就收到了。

为什么?因为维护它花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你真的用它那一会,而我调试、等待、失败、重来所花的时间,发出去的那个模型已经打印好寄回来了。同样是建好模型后等待它变成实体的过程,是把时间花在机器和软件上?还是外包出去,拿这个时间用来干其他更重要的事?

我不会选前者。

所有通过自己的实际应用来表示 “ 3D打印机有消费者 ” 的朋友,你们真的分不清楚什么东西叫做 “ 消费品 ” 吗?不是你花钱了,它就是消费品,而是你用它来享受、实现了某种服务、待遇,你买的是一个产业链条集成的最末端。然而当你用一个工具时,是不会把工具叫做消费品的,而是说 “ 我用这个工具做了个有意思的东西 ”,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说 “我很厉害,我会制作东西 ”,而不是 “ 我买了个好东西 ”。不要把花钱买了打印机的人叫做 3D 打印机的消费者,如果这个品类真的是消费品,那根本不会有这么多争论,而是应该在各大内容平台上都能看到大量 3D 打印机测评、购买建议与选型指导,和手机、相机、家电、厨电一样常见到习以为常的测评门类。

但是并没有,因为它不存在消费市场。

我接触过的 3D 打印机厂商/服务商以及使用打印机的人,要么是很极客的玩家,要么是有各种定制化订单要处理的的生产者/创作者。更有甚者,会买几十上百台来布置打印矩阵,这种也有另一种说法叫 “ 打印农场 ”。这些实际应用确实已经很多了,但都是行业内的应用,这不叫消费市场,这些购买的人和机构也不是消费者,它们是被作为生产资料/固定资产/损耗品来购买的。

你是手机的消费者,但你绝对不是光刻机的消费者。

创作者把自己叫做消费者,这其实有点作弊。当然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身份,但不代表身份之间因此等价了。

3D 打印机它就是一把大扳手,没人会觉得自己是 “ 扳手的消费者 ” 的。消费品有具体定义的,3D 打印机不符合,即便只从市场的感受上看也不符合。普通打印机也不是,那是设备,3D 打印机也是设备。何同学确实说错了,因为设备不能用 “ 爱好者vs消费者 ” 的关系来阐述,它是生产资料,不是消费品。

原文发表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8591948/answer/245163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