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颜色都不属于任何性别

经过了持续大半年的劝导,太太终于同意我给她换一台新手机,用来替换掉手上这台已经被生活摧残得不灵光的旧手机。一开始她很不愿意,一来觉得还能勉强接着用,其他开销的优先级都远高过于她自己;二来也是从小到大被上一代人灌输的那种「自己不配」的心态,总说算了算了。直到最近聊到自我能量的进出,她才终于把自己的优先级往前挪了挪,我也才有机会给她换新。

挑型号的时候,为了避免她有价格上的心理压力,也因为她多次强调不要高配置,加上她大部分的使用场景里没有很明显的电量焦虑,所以我推荐了 iPhone 13 mini 给她。她之前也在店里上手试过,小巧的手感和屏幕尺寸都很合适。尤其是把 mini 和现在用的 7P 放在一起时,mini 这个与 6s 相当的体型里装着和 7P 一样尺寸的屏幕,平衡的尺度是拿捏得相当好的。

于是她同意了。

上周一看了下取货信息,显示深圳益田店里没有现货,要从广州寄过来,于是我就计划周五再下单,周六可以直接寄到家里。但周五我再看的时候发现,已经变成了店内有现货,于是我果断下单,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直接去店里提了。

为什么选白色?

其实一开始也看了别的颜色,曾经犹豫过红色、粉色和绿色。但实际看下来以后,一是觉得这一款的红色不够正,绿色又偏黄有军绿色的感觉,粉色又太淡了,质感不足;二也是觉得为什么女生非得是红和粉呢?所以最后,按照实际的颜色表现,挑了她觉得真机表现最好看的白色款。

其实她之前的 7P 也是黑色款,并没有选那些所谓的女性颜色。

这也是我多年来对一些数码厂商的做法表示高度质疑的点:女性一定得被特殊处理么?

如果女性就得用女性手机,那么从逻辑上来说就应该有所谓的男性手机。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哪个厂商会这么做产品和宣传,唯独把女性作为一个单独的点拿出来营销。当我们习惯了「女生是粉色,男生是蓝色」的时候,其实忽略了在一百年前,蓝色是女性的颜色,而男性是拥有红色的。颜色和性别的关系,完全是被文化构建出来的,是纯属虚构的产物。

任何人选择一款产品,应该是基于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被文化构建,更不该被消费主义用概念绑到某个象征的座位上。设计师在考虑产品的时候,重点的也该是产品如何满足场景中人的需求。人与人之间客观的差异应该被看到和重视,但为了细化市场而刻意构建差异以降低设计的包容性,这是不该鼓励的。

至少我们可以从挑选颜色开始,把「粉色适合你」换成「你喜欢哪个颜色」。

虚构、计划、试下与厕所

小柒最近一个月开始表现出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我曾经以为这些都是三岁以后的事情,看来是我低估了人脑的发展速度。

一方面是对虚构事物的理解和表达。

此前他说的话一定有对应的物件,一只杯子、电视空调的遥控器、一辆玩具车,诸如此类,或者对疼痛和关心的反应,都是有具体对应的『实物』的,情感表达也有具体的对象,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我、小叶或者外婆。

最近这个月开始自己虚拟出一些不存在的物品,比如『从墙上拿来一杯牛奶』或者『从门上摘下一颗草莓』这类,并且逻辑清晰地『走向』『拿取』『用手抓住/捏住』然后『走向某个人递给他』。但目前并不能区分不同物品的『体量感』,表现在于几乎所有东西都是用相似的手势拿着的。当我发现他有这样的表现之后,每次都会问他,『你拿给爸爸的是什么呀?』然后用对应的手势去接过来,比如手握杯子的手势,就和捏着草莓的手势就是不一样的。

他还会对这些『牛奶』『草莓』『香蕉』发表看法,告诉我好吃或者好香。

另一方面是,解决问题会采用『计划』或者说『策略』了。

比如当他把一个玩具扔到小型假山上面之后,我跟他说,你自己去把它捡回来吧,他会先尝试用手伸长去够,手够不着会踮脚,如果他实在够不着,就会尝试爬到假山的后面,在另外一个方向上,去拿卡在上面的玩具。然而最有意思的是,当他即使换了一个方向仍然拿不到东西的时候,就会尝试去旁边寻找棍子之类的东西,用棍子去把玩具桶下来或钩回来。

再有就是,当他把玩具车扔到了电视柜底下之后,会先趴下来看,如果他的手够不着,就会跑去阳台上拿撑衣竿,把东西挑出来。这个过程并不是条件反射般一气呵成的,而是中间会有停顿,他会做一些简单的思考,然后再采取行动。

这种思考不仅表现在他解决问题的小行为上,当我们或者小区里的阿姨问他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也会稍微想一下后,再做回答。尤其现在快两岁了,正在进入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他知道你希望他回答什么,但会故意说出一个正好相反的回答,然后哈哈大笑,一副奸计得逞的开心样儿。

比如以前问他漂不漂亮,帅不帅,乖不乖,他会说漂亮帅乖,但现在再问他相同的问题,他就会回答,不帅不漂亮不乖。再比如吃饭的时候,如果我们说说小柒吃不到这个,小柒不会吃这个,那么他就会扑过来,主动地要吃很多,然后特别开心。

再有另外一点就是,他希望自己自主解决问题的意愿,变得非常强烈。

这分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如果我正在做什么事情,他感兴趣的,就会凑过来,然后看着我说『让我试一下吧』;另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在做什么事情,但是做得并不好,我试图去帮助他的时候,他会说『不要,小柒来』。

但他并不是拒绝帮助的,如果他尝试了非常多次,仍然不能做好,他就会转向我寻求帮助,说『爸爸来吧』。大部分时候我都不会主动去帮他,而是让他自己去尝试,然后在旁边提醒一下,这样对吗?这样好吗?这样可以吗?他每一次尝试都会察觉到这里或者那里不太对劲,然后去改变。

不过他毕竟还太小了,有时候也会没有耐心,然后把玩具一推,不玩了;或者就干脆改变游戏的规则,完全不按照之前的方法来玩。

小柒今晚还第一次完成了一件很棒的事!

那就是当他想尿尿的时候,没有直接尿在客厅或房间的地上,而是一边说『小柒要尿尿了』一边走到厕所,对着厕所的下水口尿了一泡。

一来为了让小柒形成去厕所大小便的概念,二来天气越来越热,纸尿裤透气性不太好,所以最近给小柒换完片片都会让他光屁股晾一段时间。于是我们也借机告诉他『去厕所尿尿』的概念,只要他每次尿地上了,我们就会和他一起清理地面,并且告诉他下次应该去哪里。

这件事不仅需要他知道『去厕所』,还需要他能够憋住尿意超过十到三十秒,他今晚做到了!真的很棒!

我很开心,能亲眼看到他的这些成长。

小柒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自我,这一点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