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闻香识女人》聊起

蘇 | SUiTHiNK 23:03:06
你怎么看《闻香识女人》这个电影?

西瓜 14:41:25
我感觉这个电影~讲的是人的骄傲
当然不完全是这个内容
但,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一点

蘇 | SUiTHiNK 14:42:01
人的骄傲?具体怎么理解?

西瓜 14:42:12
这个是从上校这个角度来看的
上校本来是一个飞扬跋扈的人
可是因为残疾~他曾经的骄傲就受到了打击

西瓜 14:43:16
虽然~他的骄傲并不完全代表人性的光辉~可是某程度上表现了人的活力和追求

蘇 | SUiTHiNK 14:45:00
嗯 是的 从这个角度看 闻香识女人这个片名就有意思了
女人香出现的次数很少 就像一个原始的意象 男性世界的追求

西瓜 14:45:18
另外一个就是~这个电影倒是点出了我一个疑问~到底保存秘密对于人性来所~意味着什么

蘇 | SUiTHiNK 14:45:40
对 我看完之后这个问题想了很久
今天早上看韩寒说要和方舟子对簿公堂
我忽然想通了

西瓜 14:46:38
我的老师~当初就是拿这个保密这个问题~来跟我们提过~
是我的老师介绍这个电影

西瓜 14:47:39
或许秘密的保存~可能是处于对人的一种保护吧~如果那个秘密不涉及到太严重的伤害时候~
我的老师是从他当时经历过人人自危的告密年代~他才特意跟我们提这个电影

蘇 | SUiTHiNK 14:52:28
造谣也算言论自由,但支持言论自由不能等同于纵容造谣。我们保护造谣者说谎的权利,同时也应该捍卫对造谣者执行处罚的权利。
同理
三个恶作剧学生有错,理应受罚,如果只是这样,查理的保守秘密是模棱两可的,因为说与不说是他的权利,这里只涉及情感因素。
但是校监企图分化双方,威逼利诱,这时候关于秘密的保守就不是简单的是非问题,查理如果说出来,就成为见利忘义的小人,从别人的不幸中获利,损害了正直的原则。
所以他不说,并不是纵容同学的错误,而是不能容忍校监的贿赂行为。比起恶作剧这种无伤大雅的错误,抵制贿赂是更重要的原则。

西瓜 14:53:00
也是啊
我觉得惩罚滋事混乱者是需要正确途径的
在行政手法上要合理

西瓜 14:54:07
如果不允许正常人维护权利的能力~那也是对人性的践踏

蘇 | SUiTHiNK 14:57:17
而且还有个点 就是 校监的利益并不能代表校方的利益
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被校监偷换了概念
不能说这车是校方给的 所以整校监等同于践踏学校的精神
这是霸权主义吧
沉默就相当于非暴力不合作

西瓜 14:57:41
是啊
感觉有点以权谋私

蘇 | SUiTHiNK 14:58:02
根本就是啊

西瓜 14:58:03
我认为各种惩罚手段应该是合法合理的才行
不能任意妄为
有时候我感觉~比如说学校里面发生盗窃事件·如果按照常理~交给执法单位来依法处理~应该是对学生最公平的
但是现在执法混乱~所以学校才会跨越一切来随意处理

西瓜 14:59:08
有时候会有失公允
但是我们的法律不完善~就是发生这样私下处理的事情

蘇 | SUiTHiNK 14:59:49
学校会把自己当做一个独立的体系来操作
给自己赋予各种权利 立法 执法 都本不属于学校

西瓜 14:59:57
没错
因为有些事情已经超越教育管理的范围了
我感觉~应该由更加专业的执法机构来执行会更好
但是~没有这样的执法手段
所以学校的管理~有时候才会失衡

西瓜 15:00:58
而且显得狗拿耗子

蘇 | SUiTHiNK 15:04:03
我是觉得 这些赏罚都属于教育的一部分 学校来执行不算错
因为教书的同时育人更重要 所以学校的精神要贯彻
然而处理失当的原因并不在于学校越权
学校作为这样特殊的集体存在 它有属于它的立法执法权
但是就和现在我们社会一样
执行的人 以权谋私
校监的行为实际上在给学生起一个罪恶的带头作用

西瓜 15:04:51
也是
但是~我觉得学校的赏罚~应该与国家法律接轨会更好一点
因为这样公民意识~比较容易在学校中培养

西瓜 15:06:09
所谓特殊~我觉得会发生很多问题

西瓜 15:07:31
其实~我老是觉得~特殊化这种东西~搞着搞着总是很容易变味儿
尤其在我们这个人权主宰的社会

蘇 | SUiTHiNK 15:07:59
学校本来就该这样做 但是对我们的学校来说
这一切太麻烦了 自立王国是最方便也是对校方最有利
特殊化就意味着特权阶级的存在啊

蘇 | SUiTHiNK 15:09:13
有特权阶级就会有人造的不平等
刻意制造的不平等是一切罪恶的源头
我们的学校就一直在刻意制造“等级观念”
金字塔式的管理

蘇 | SUiTHiNK 15:10:24
而绝不强调人之平等
学生有了平等意识就意味着不好管理

西瓜 15:11:49
可是如果没有平等意识~人与人之间~很难存在真正的尊重
如果平等就意味着学生可以随意在课堂上说话~那么谁来尊重那些想认真听课的学生呢

蘇 | SUiTHiNK 15:12:32
对呀 我们的教育一直是下对上的敬畏
不对
我觉得平等不意味学生可以随意在课堂上说话

西瓜 15:13:40
我只是举一个反例
我认为平等应该包含更多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权利义务的平均

蘇 | SUiTHiNK 15:14:44
平等应该是学生尊重老师 老师讲话时听课
而学生有不同意见时 老师也认真听取
学生之间有问题可以摊开来讨论
是透明化

蘇 | SUiTHiNK 15:15:50
我觉得权利和义务这个说法就存在着不平等
因为这里包含了强制性 强制性就意味着有高一级的管理者在执行某些规则

西瓜 15:16:31
或许我们现阶段在教育领域~首先应该提倡平等对话~表达的自由

蘇 | SUiTHiNK 15:16:40

西瓜 15:19:49
你怎么会突然想起这个电影~因为韩寒事件吗

蘇 | SUiTHiNK 15:21:22
不是 我昨天才看的 你之前不是写过这个电影的影评么 但是我不记得是哪一年的社刊了 懒得找 就直接问你

蘇 | SUiTHiNK 15:23:23
只是我今早对方舟子的看法又让我联想到这个电影
对于错误的行为 我们应该包容 允许和认可它的存在
但是对错误的行为的惩治 我们也应该捍卫

蘇 | SUiTHiNK 15:24:46
就像电影里 恶作剧的学生理应受到惩罚
但是校监并没有保护学生的权利 而是分化和威逼利诱
这不仅损害的学校的精神 也是在摧残学生的人性

西瓜 15:26:35
是啊
如果要让受罚的人心服口服~也的确需要公正的手段

蘇 | SUiTHiNK 15:30:44
所以证人的存在就变得很敏感
事件本身 查理和乔治应该指证他们的恶作剧
出于情意 查理和乔治又应该保护朋友
但鉴于原则 查理的供词会成为损害正直原则的哈佛敲门砖
所以这个片子最后这部分确实挺惹人争议的
但是确实是 处罚也得让人心服口服
如果处罚的方式不公正 也就意味着这个判决本身就有问题
这样会给学生灌输一些错误的观念
这比处罚更可怕 影响更深远

西瓜 15:31:22
所以手段也是很重要的
不过~我觉得从来都没有完美的手段

蘇 | SUiTHiNK 15:33:41
这就和写作一样的 你写什么大道理其实没什么意义
因为这些东西就摆在那 不需要某个作家一而再地强调
关键是你怎么把文章写得好看
尽管你的文笔不见得是最好的
但是至少不要太难看啊

西瓜 15:35:14
形式有时候是可以帮助道理的表达
所以也千万不要忽略形式

蘇 | SUiTHiNK 15:35:32
对啊!

蘇 | SUiTHiNK 15:36:52
因为其实美好的事物就在那
他们不是人类发明的 人只是发现了他们
所以比起“讲道理”而言
“把道理讲好”更为重要

西瓜 15:37:13
哈哈哈~
是的是的
我觉得把道理讲好~对于老师来说很重要

蘇 | SUiTHiNK 15:38:39
事实我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对智商和情商都是蛮大的挑战的

蘇 | SUiTHiNK 15:40:59
我之所以不愿意当老师,一方面是不喜欢体制
另一方面是没有这个信心不误人子弟
等我多干年后真正成熟了有自己的完整的合理的思维后
倒是满希望办一个设计学院
国内的设计教育太恶心了

西瓜 15:44:23
是啊
我感觉中国人的教育~不太讲究科学
爱讲豪华~不讲实用
我觉得普通的中学教师~要操心的事情很多~有点跨界

蘇 | SUiTHiNK 15:47:46
有时候,“科学”是个危险的词,不懂科学又装得很科学的伪科学太多了。

西瓜 15:47:58
是啊是啊

蘇 | SUiTHiNK 15:48:25
打着科学的旗号对本来挺好的东西胡乱改造的后果我们这几代人都尝到了。

西瓜 15:48:28
正如咱们裕鸿的那个剧本·里面那个台词~“小时候想当科学家,但长大之后发现这个理想不太科学”
不过·科学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有时候做事情~太似是而非~就麻烦了

蘇 | SUiTHiNK 15:49:07
我们现在是无根的国家 无根的民族

西瓜 15:49:17
科学不是用来打旗号啊~科学应该就在生活里面~

蘇 | SUiTHiNK 15:49:40
伪科学切断了我们民族的文化

西瓜 15:50:22
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被理性主宰过

蘇 | SUiTHiNK 15:52:08
之前是建党伟业里吴彦祖有句台词真是气死我,他演的那个角色说“无能为力”有四个字,太长太浪费力气,说只要三个字就够了,女学生问是什么,他竟然说是“干不了”!我操!全然不同的意境!这个编剧是脑残还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是脑残啊!

西瓜 15:52:47
不是哦
那个是典故来的
有文章就是记载~胡适讲这句话
在这个电影之前~我们看一些文章~胡适就是说这句话

西瓜 15:53:47
连普通话课本里面都有这个文章
不过我们没考证过这个事情

西瓜 15:54:48
当时我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觉得~胡适你也太没风味了吧~

蘇 | SUiTHiNK 15:54:54
我觉得如果当年白话运动真的是这样改的话,就真的是为了改而改,是一个不良设计。

西瓜 15:54:59
不过胡适写诗歌~的确是有点儿干巴巴的
所以~我倒觉得~胡适讲这个三个字也是正常的了
当年的白话文运动~是有点儿偏激的~

蘇 | SUiTHiNK 15:56:08
为了消除文盲就把全国的文化水准拉下一个档次啊!
你说这样的一群文人搞起来的国家能有多少文化?

西瓜 15:57:11
不过当时的文人~古文修养倒是挺好的
所以能搞出这样的运动~我觉得有点古怪

蘇 | SUiTHiNK 15:58:34
回头看看,文革荼毒是恐怖,不过五四那段历史里,太多无知的学生激情澎湃地掺和,也是近代文化史悲剧的开端。

西瓜 15:59:20
或许~聪明的只是一部分人~大部分参加运动的都是乌合之众

蘇 | SUiTHiNK 15:59:39
人民都是愚昧的。

蘇 | SUiTHiNK 16:00:40
就跟现在很多建筑一样,拆了真古迹,建个仿制的,工艺还差一大截,没法看。
你知道林徽因和梁思成家被拆了么?

西瓜 16:01:06
不知道哎
不过想想看当年他们的努力~也怪不得今天的人会这样对他们

蘇 | SUiTHiNK 16:03:20
当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对古建筑的保护不遗余力啊

西瓜 16:04:16
可是他们的努力~没有获得当时人们的肯定
有时候我觉得他们真是辛酸

一瞥维港

今天是香港秋季电子展最后一天,在老大的港纸资助下,我和小邱一起过去见识见识。

我们都是头一回过对岸,对流程不了解,基本上都是看指示和跟着别人走,不过这也正好是检验相关部门分流管理和引导等工作的最佳机会。

这第一道关卡,就是福田口岸的海关。

我和小邱约好在龙华线的终点站福田口岸汇合,然后一起过关。出了地铁站后,要找到出境的方向不难,因为巨大的上行扶手电梯非常抢眼,很有引导性。可是上到出境关口那一层后,就让人郁闷了,巨大一个关口,只看见若干条前定关口后不见尾的队伍,没有任何显眼的导向系统。基本上只能是跟着大家走,哪里人多往哪儿走。

过关的效率不算低,基本上看一眼盖个章就ok了。但是人实在太多,我们生生站了一个小时才过了福田口岸。就在即将过关时,我们才终于看到每个窗口顶上那一行小小的字,写着“中国内地、港台、外国人”的字样。可惜我当时没照下来那壮观的场面,百来米长的队伍有十几二十条,浩浩荡荡,我绝对不相信有人第一次来就知道自己该排哪条队。事后我们发现除了普通的通道外,还有自助通道和所谓“特殊通道”。

终于过了福田口岸,走过长长的行人桥,来到喝的另一边。

眼前的一切都变了。

首先是满世界的繁体汉字。尽管平时也会偶尔使用繁体字,也会偶尔看看港台的网站,但是全身浸泡在繁体汉字的世界里,这是头一回。刚一过桥,头30秒还不适应,不过一会也就好了。

接着,让我印象极好的事出现了:

就在桥的尽头,落马洲入境处前十米的位置,巨大的LED屏用巨大清晰的字写清楚了四个不同的入境方式的方向,并用颜色明确区分开来。我和小邱相对一眼:这才是合格的导向设计啊。

接着从落马洲到九龙塘,再转到旺角,最后从金钟到达这次的目的地:会展中心的所在地,湾仔。

必须说一下在港铁里的一些见闻:

1.车厢内的把手比深圳地铁要多一些,关键是高度长度都恰到好处,高个子小个子都刚刚好;

2.车窗是可开式设计,在紧急情况下是逃生窗口,在伸手可及又不容易碰到的位置有列车长呼叫麦和紧急开门扳手。当然其实深圳也有,不过如果把这些东西用另外的罩子锁死的话,还不如没有;

3.不同线路之间的转接一般会由至少两个相连的站来完成,而不是国内大部分(包括深圳)的做法,一个交叉点转接。多个相连的站点转乘,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分散人流,减少单个站台的人流压力,也更方便市民出行,不必挤在一个站台里换乘,在繁华地段尤为突出;

4.转乘站的两条线路设计在同一层面,转车只要简单的走到对面即可。在深圳,如果我要在大剧院转乘,就得上电梯到上一层,然后走很远,到达另一条线路的月台,下电梯,才能转乘;可是港铁的设计是,假设我在旺角转乘,我只需要从荃湾线的车厢里出来,走二十米到月台另一侧的观塘线,上车即可。这样大大提升了换乘的效率。我和小邱从落马洲到湾仔,没有滞留,一路顺畅地就到了。

5.刚过落马洲时,车内主要是内地游客,车内哇啦哇啦地闹哄哄,各种口音地大声说话。随着路线的深入,直到到了市中心,车厢内的气氛转而变为适度的克制的音量,打电话也一定捂着嘴,主流语言变为港式粤语。我并不是歧视内地居民,不过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摆在眼前。

经过六十五分钟的车程,终于抵达香港的核心地带—-维多利亚港。上面那张图就是湾仔站出站时的景象。

从出站到会展中心,一路上都有很多自愿者在帮忙派发传单和表格,但是由于我和小邱仍存有对内地那些“骗子”的警惕,所以一开始都直接无视他们。后来我们俩走错了方向,找不到路,才向他们求助。事实上他们非常亲善,说话的音量、节奏都听着像是接受过基础的训练或要求,让人感到很舒适,没有压迫感和不耐烦,而是给人一种“正被认真地照顾着”的感受。

到了会场,我们找了一位小姐问路,在登记处拿了吊牌后去M记吃了顿午饭。

这里又有两件事得说说:

1.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很细心,当他们看见我拿着手机翻阅短信记录时,便立刻主动上前微笑着问“请问你们是SMS预约了么”。在确认我们已经预约后,教我们填写登记表格,然后领我们在登记处排队。登记处人比较多,工作人员请我在线外稍等,只要里面的人完成登记,就引领我过去登记。

2.在麦当劳点餐时,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排队,小男孩活泼,蹦蹦跳跳的,无意间绊了前面一位女士一小下,真的就是很小的一小下,就是稍微前倾一下的那种程度。小男孩想跑,结果被妈妈一把抓住,要求他向对方道歉。虽然那位女士说算了,但小男孩还是毕恭毕敬地道歉了。

礼貌这件事,就是从小养成的。

吃过午饭我们就进入会场。

事实上,这个展会让我们俩有点失望。除了会场的气氛,参展商的整体水平和深圳的展览差不多,除了几家国外的厂商稍微有点意思外,其他展位的东西都没法让我们产生想要询问甚至偷拍的冲动。其中,荷兰国家馆接待员的立场让我和小邱很是无奈。满场都是欧洲著名设计师的作品,但是居然只接待外国人。说白了就是禁止中国人入内,为什么?谁叫这是一个抄袭大国。

说到会场气氛,香港电子展的人和深圳的一样多,但是整个会场呈现的是一个适当的音量环境,声音多却不吵杂,每个人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音量和说话节奏。然而仅仅是不同楼层的区别,二三楼的内地展馆就明显要喧闹得多,不仅有劣质的大喇叭放着各种“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还有参展人员的大嗓门助阵,再加上没有丝毫设计可言的展品,整个场面那叫一个不堪入目。

整个展会至此,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不过也有一些意外收获,就是发现一家专做黑胶唱片机的厂商。黑胶唱片,光是这名字就够拉风了,关键是他们家的唱片机确实做得很漂亮。可惜啊,与我无关呐。

原本我还纳闷,怎么找不到一直以来在图片和宣传片里看见的经典的“维多利亚港”的画面,后来才搞明白,我们就身在景中,那副经典的维多利亚港的画面,是从对面看过来的。

海港上自由的鹰。

第一次去香港,只是看了个展会,也没太多时间细细体会。不过在这短短一天的接触里,从细节里可以感觉得到,香港是个很有质感的城市,有一种莫名的魅力吸引着我。

在金紫荆广场,这里已经是内地游客的天下。

连照相摊位,都和故宫天坛八达岭一个样了。

幸好,旁边的雪糕车抚慰了下我受伤的心灵。

小巷里遇到的这辆神似koenigsegg和Maserati混血的跑车让我惊讶良久!

贴这图并不是说明我的立场,只是香港的言论自由颇让我感到振动!

不管是占领华尔街还是占领中环,即便是占领台北和占领东京都鲜有人知,在内地这个消息封锁成为常态的地区里,无论如何是容纳不下这些激烈的反对意见的!我不想借机谈论什么自由民主,这对我们国家而言,暂时只是个难以企及的梦想,只是当我想到我竟然要在墙外安置一个可以不做自我阉割的私人性质的博客才能认真写点东西时,顿时觉得好凄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这片地可笑得荒诞。

在地铁里还看见一则公益广告,大致是这样的:

在城市论坛里,主持人说:“请有关官员提供这位市民想知道的资料。”而官员的表现分别是“不知道”“摇头”和“无可奉告”,此时一位女中学生站起来说:“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作为理由来拒绝回答的话,根据某某条例,是属于违法行为。”

这不禁让内地人唏嘘不已啊。

别说实现,就连这样的广告,都别想见到。

当我在九龙塘地铁站等车时,听见天桥上有人在吹奏《十送红军》,心中不免一笑。

不想了,该回去了。

回去那个现实里。

再多望一眼吧。

内地的垃圾分类都是虚无的,不仅分类含糊不清,更过分的是回收垃圾时仍然是一锅端地倒进车里哄哄拉走哄哄埋烧。何必呢?

在这样一个坐地铁都能花40元的地方,29元的麦当劳基本套餐真的是白菜价啊!

最后临过关前看到这样一张海报,心里倍感温暖。

动物不是玩物,请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它们。

说起这事我就想起今天四川自贡的救狗事件,和上次京沪高速路上拦车救狗类似,又是狗贩子拉着一千多只名犬当做肉食论斤称地拿去卖。事件的结果又演变成花钱买狗,然后各种集资,帮助狗狗度过难关。这些狗,病的病,残的残,死的死,伤的伤,而这些狗如果没被拦下,就会成为人们饭桌上的菜。不管是出于食品安全,还是对生命的尊重,近几年这些疯狂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类的底线。毒针,捕杀,虐待,我该怎么面对这些消息?

还是得立法。

尽管我们都希望人们的文明程度会逐步提升,希望可以靠道德来约束某些行为,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社会性个人修养尚在启蒙阶段的时候,这些只是幻想,还得依靠法令来管理。

我在香港看到了许多罚款警示牌,简单举个例:

地铁内饮食,罚1000元

乱抛垃圾和随地吐痰,罚1500元

非吸烟区吸烟,罚5000元

人是管不住自己的,就像老鼠不能看守粮仓。

必须得立法管理。

唉,一天匆匆过,又该回来这片现实里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