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失败何以谈人生

小柒今天第一次参加正式的 battle,不出意外,输了。

first round:平
second round:败

因为搬家,来这个新的舞蹈室才两个月。这边的街舞文化氛围,比之前的两家浓得多。每月一次的 battle 赛是一个例行活动,同级别的小朋友会以车轮战的形式进行抢五大战,率先夺得五分的为小组冠军,按积分顺位亚军和季军。每个小组中的冠亚季再出来 battle 一轮,争夺本月的该级别冠亚季军。

小柒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面对面的对抗赛。

一开始还在台下兴奋得一直蹦,时不时还和我们讨论哪个同学跳得好,哪里好,为什么会赢。到后来,一是时间晚了,精力确实不那么足了,二也是慢慢临近上场时间,要他过来歇一会,所以一直坐到轮到他上场。

我们其实知道,他必输无疑。

因为他最近这段时间确实疏于训练,总是想着玩,不认真练习。对于娇娇老师课上教的动作,要么不熟练,要么不想练。为此,我们下午去舞蹈室之前还跟他发过一次大火。但批评无用,只有直面一次生动的失败,亲眼看到自己和同学们的差距,才能体会到自己还需要多少训练量。

当张雷老师说你可以先下去了的时候,他还摇摇头要留在台上。这种三十秒决定战局的情况,他还没适应。这种打击,他也确实没经历过。过往的两个舞蹈室,要么教的比较简单,要么其他小朋友都挺菜,所以他一直都是最好的那个,他从没有过这种排在末位的体验。另外他才刚来了两个月,目前只学过一些 hiphop 的基本功和零星一点点 popping 的动作,其他孩子都在这边学了一两年了,hiphop、popping、locking 都学过,有足够的积累才能把动作融到音乐里。

battle 作为检验街舞舞者的唯一真理,小柒的积累还是太少了。输,是正常的。

自从来了这个舞室,除了平时课堂上有点跟不上外,这次是他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技术上的差距。

上周课上的出色表现,左右两位今天分别夺得了冠军和亚军

为此,小叶每天都在家里敦促他训练,自己先把舞蹈消化完,再一步一步指导他练习。直到上周末的课,他终于跳到了 C 位上,领着班里另外两个比他大两岁的哥哥录了当天的训练视频。他那天的表现,一半是他那天课上确实很认真,一半是小叶的训练。

所以今天的失败对他来说,是很难受的。

但难受没有用,我们俩和各位老师轮番安慰,说了各种话来开导和劝解他,最后还是得他自己哭过两轮,开始慢慢接受这件事情,慢慢尝试理解「失败」是人生的常态,以及「人活一口气」不能认输和放弃。

他临睡前,在我背上写了个「恒」字,问我「恒心」的「恒」为什么是「恒星」的「恒」。我说因为你在夜空里看见的所有星星,他们都是恒星,都是它所在的星系的太阳,只有持续不断地发光的星星,才会在夜里被看见。「恒」就是坚持不懈的意思。他接话说:“意思就是要持续不断地发光发热,要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我说是啊,让你的闪光点、你的优势持续地发光,你才会被别人看见,才会在黑暗中找到同类。

他点点头,我不确定他到底听懂了多少,但这些话在未来肯定不会只说一遍。但愿他真的在这次失败中,有所成长。

洗澡的时候我跟他说,你爸爸我还失败着呢,但我不怕啊,这次不行,还有下次,下次不行还有下下次,我一直干下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方法和心态,每次强一点点,总会赢一次的!后来躺在床上,他和我说:

“ 就像在 Minecraft 里挖钻石,要在黑暗的地下挖很久很久很久,才能挖到足够的钻石做钻石装。关键是不能半途放弃。”

“ 对!”

什么是vlog?意义何在?与短视频的区别?

以下是两条知乎上关于vlog的问题,我觉得可以藉由自己拍vlog的这11个月的感受谈一谈,就写了一点想法。

什么是vlog?拍vlog有什么意义?

借着午夜的雾气,我妄言些许吧。

vlog是一封封寄往未来的信,在日后某个黯淡的时刻,给我送去精神不灭的力量。

我从2005年开始在网上写blog,这源于2004年我写了整整一年的日记,为了记录下我的高三。这个写作的习惯又源于更早之前,初二的时候,试图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虽然最后并没有鼓起勇气投稿,但我开始了用文字来宣泄表达欲的漫长历史。那时候,我们有许多人聚集在中国学生网的舞文弄墨板块里,写下了许多即便如今看起来很中二但仍然可以称之为有价值、有思想的蠢话。阅读量和留言重要么?重要。

但是,写下来更重要。

虽然后来blog式微,随之出现了饭否和微博,但短短的140个字始终无法满足我对自己精神空间的倾述,与对世界的反复咀嚼。

「表达者应该惜言。」

「因为珍视,才有密度。」

因为害怕破碎的表达会毁掉我的大脑,所以我写着饭否的同时,依然在写blog。后来我开始在blog里写游记,也记录对设计的思考,尝试过一些长达数月的拍摄项目,也零散地写过一些诗。我有太多东西想写,而时间不允许。我把blog作为一片自留地,默默地耕耘。无所谓观众,权作是当众孤独。

直到今天,我的blog也依然在互联网的角落里静静地记录着。它是我的镜子,也是我的魂器。假如有一天我死于横祸,无须担心思想与灵魂还未上传,因为上传从未间断。

vlog于我而言,就是在文字与图片之外的又一种创作形式,又一种迫使我提高灵敏度的探寻手段。它们各自有所擅长,尝试不同的形式,既是利用技术进步的红利,也是对思考工具的选择。vlog可以更加生动和直接地裁下此刻我的切片,去告诉未来的自己:

「别慌。」

(补充:vlog恰恰是最适合普通人去做的,去专业化、非职业性和即兴表达是vlog的核心。)

vlog与短视频的真正区别是什么?

vlog可以是短视频,也可以是长视频,长度不能界定vlog,真正的区别在于内容。

短视频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一种视频形式,基本的载体是手机、平板这类轻便的屏幕,所以一定得短,占领用户的碎片时间。短视频可以是任何东西,但一定要「有毒」,这样才能快速看完快速传播快速形成大规模的流量。

vlog是藉由vlogger的视角所展现的世界。从观察的角度、寻找的闪光点、叙述的方式,到剪辑手法和BGM的选取,都是极为主观、个人化的,或者说,这一系列的操作恰恰是为了尽可能地放大这种主观的观察与感受。这决定了vlog是极为私人与情绪化的,它是将把持镜头的拍摄者作为潜在的展示对象,与他所呈现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形成一组立体的切片。

前者是一种产品形态,后者是一种内容形态,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恰恰是vlog的私人化和主观属性,带来了极高的观众粘度,因为vlog打动人的未必是去了哪里吃了什么,而往往是vlogger自身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因为这一点,我不鼓励大家以「用vlog赚钱」为出发点来做视频,这是视频平台的机会,不是个人盈利的机会。但也恰恰因为同一个原因,vlog非常适合个人的记录,你可以用任何表现手段来记录和展示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在平凡的生活里给自己增添一点点的不那么平凡。

*我的vlog频道在B站:SUiT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