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库克任职苹果CEO的第一个十年?

大家已经列举了很多数据和对比,我提供一个额外的观点作为补充吧。

在我看来,库克的工作和策略是不能简单地拿来与乔布斯做对比的,因为这两个人不仅仅是不同时期苹果的掌门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分别面对的是电子时代里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乔布斯所面对的,是【非联网转向联网】个人设备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他所定义的是【个人联网设备】应该是什么样子。无论是将多点触控转化为一个新的交互形态也好,还是基于屏幕而展开的工业设计,都是以【将人与人连接起来】所做的考量。这就导向了带有市场教育作用的拟物化界面、将实体抽象化的一体化的工业设计。在这一个阶段,乔纳森的团队获得了空前的展示机会。因为一切都是以【物】来展开的,是传统工业设计所擅长解决的问题。

库克所面对的问题,是【物与物的连接】和【人与系统的连接】这两个网络化的大趋势 [ 1 ]这就决定了无论是产品策略,还是运营策略,都必然更加倾向于本地/在线的协作、服务与人工智能。这个过程是在不断强化抽象的系统、生态与算法的。AirPods、Apple Watch、HomePod 都是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的新形态,是面向未来解决【信息包围】[ 2 ]这个问题所提出的方案。Face ID、LiDAR 和未来会发布的 AR Glasses 也是这个前提下必然要拿出来的方案,是把数据叠加在现实中以及让设备认识真实世界的基建部分。

这个阶段中,传统的工业设计会出现不适应。[ 3 ]

一来是处理的问题空前复杂,不是处理好【物】的设计就能解决的,需要更广泛的团队合作来协同,iOS 7 就是从【物】的问题跳出来解决【信息】问题的第一个方案;二来由于前一项作为前提,工业设计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冲突都会增加,势必带来权重的降低。在乔纳森离职时,曾有媒体传言称他指库克不再重视设计,我认为与这一阶段下的多部门联动有不小的关系。因为基于协作联动、AR、服务所展开的动作的增加,在【物】的考虑上一定会有些不得不做的妥协。这些妥协是在前一个时期未曾面对过,或者没那么急迫要处理的,因而设计上可以做一些相对任性的方案。然而在问题越发复杂的情况下,工程和技术的话语权必然上升。这也是乔布斯选择让主导供应链和运营的库克来接班,而不是设计大师乔纳森接班的原因之一。

从这个角度看,库克团队在面对新阶段所提出的新产品的规划和布局,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步步为营、互为锁链的关系,是具备充分前瞻性的。很多人喜欢用 “乔布斯打江山,库克守江山” 来形容他们的关系,我认为并不合适,更恰当的说法也许应该是 “乔布斯立国,库克开疆“ 这样的感觉。尤其在文化、教育、环保等领域中,库克的团队让苹果变得比从前更加有人情味和包容性,少了一点 1984 那种锋利感,多了一些彩虹的柔软。

即便这一些都是作秀,那么我也很乐意见到更多的大企业参与到这样十年如一日的、正向积极的作秀中来。比如微软在 Satya 上任后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是一种更加导向人情味与融合文化的做法,也因此把下降颓势中的微软带进新一轮的增长之中。

在这个不可避免地走向比特与原子融合的时代中,理解并保持复杂,是我们保护自己身上人情味儿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在数字融合时代下成为大写的人的前提。

库克团队的一系列尝试,起码给出了一种目前看来还算是有效的、可执行的方案。

拓展阅读:

1、年轻人如何抓住未来?苹果秘研新品泄露的科技发展趋势!

2、伏笔千里!回顾苹果40年奇迹时刻,探寻折叠屏iPhone开发进度!

3、工业设计、屏幕与 Jony Ive

首发于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2339683/answer/208761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