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的王,时代的狂!万字详解灵动岛的今生来世!设以观复 Vol.14

在这一期视频里,我从工业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的视角,讨论了三件事:

第一,Apple Watch Ultra 的工业设计;

第二, 库克时代苹果面临的问题以及在设计策略上面的变化;

第三,基于前面两点的讨论,再来看灵动岛究竟是什么?

最后基于以上分析,预测未来五年的新产品及其交互思路。

🎥 播放链接:

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R4y1f7KL

YouTube|https://youtu.be/d9jJlByR8nE

知乎|https://www.zhihu.com/zvideo/1573103901464780800

微博| https://weibo.com/1732837057/Me3kmlPWY?cid=4833494628567071

我对 iPhone 13 有哪些期待?

对于今年这一代 iPhone 的期待,我个人基本集中在对 LiDAR & Face ID 和 计算摄影 & 杜比视界 这两项的提升上。

去年我说,目前 iPhone 在天线、摄影、机器视觉三个大项的基本路线已经全部敲定,所以整个外形不会再有大改。完整分析见去年的视频:

🎥 十年轮回?经典进化!工业设计师深入解读 iPhone12!设以观复 vol.9

那么,接下来的升级一定是围绕着给下一步的 AR 生态进一步做好准备来开展的。

目前 Face ID 在实际使用上最明显的短板还不是什么戴口罩不能解锁这种事情,而是可视角度太窄。对于人脸识别这个能力来说,目前还是得对得足够正它才能识别到你的脸,这个体验在未来必须完善。如果可视角度不足够宽,那么伴随着的视线识别、锁定、判断都会缺少立足点。既然 Face ID 现在就已经有眼神确认才解锁这一步,那就意味着,苹果已经在可视角度上做过验证了,就看什么时候能实装。另外,苹果的 AR 眼镜也在路上,那么更精确的眼神追踪有可能会率先实装在 Face ID 上。我希望是这一代。

而 LiDAR 和 Face ID 不一样,后者因为距离近、光点多,所以精度相对高,但前者目前来看,要实现 “重建环境” 这一点还不太行,只能说是搭配摄影头的视觉一起勉强能用。这个东西并不是为了摄影对焦而生的,那只是顺带的一件小事,真正要做的还是基于移动设备的环境实时建模。这是 AR 的一大基建。我自己这段时间经常用它来测量空间尺寸数据以及室内扫描,当尺子用还行,建模是真的不太行。希望这一代能有明显的性能提升。

至于计算摄影这个近两年谈得最多的话题,我觉得大家要开始把注意力从 “摄影” 更多地转移到 “摄像” 上去。手上有可观看 HDR 的设备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最近鼻站刚支持了,用户上传 “杜比视界” 格式的视频。

🎥 流云的自述 II:欲望与遗忘的对抗!粤语中字|杜比视界|4K HDR vlog.68

之前,杜比视界是影视行业的专属,而去年的 12 系列把拍摄、剪辑、观看杜比视界带到了消费端。随着去年到今年 HDR 内容的积累和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视频作者在采用更新的格式来制作内容。鼻站与杜比的合作更是把这种便捷进一步往前推了一把:

任何人都可以发布、分享杜比视界的视频。

我们已经很明确地感知到,这是一个视频的时代,是一个视频大于照片和图文的时代,而苹果、杜比正在把视频创作的门槛进一步往下拉。那么,下一步,更大的传感器、更好的动态范围、更便捷的创作流程,以及更广泛的发布和观看渠道,一定是重点。

这其中既有硬件和软件的工作,也会有像 Apple TV+ 这样的服务参与进来,构成三个板块的闭环。

这一次的发布会,也许会进一步释放这个信号?

*此文为知乎问题 “如何看待爆料称 iPhone 13 系列将于 9 月第三周发布?你对 iPhone 13 有哪些期待?”下,我的回答。

聊聊近期关于 iPhone 12 的图和传言

网传 iPhone 12 图纸不合理?工业设计师逐一预测分析!番外观 vol.1

只是一点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对,权做参考。一堆 Flag 待打脸。

🎥点击封面播放视频

相机:MoviePro (iPhone 6s)

录音:AirPods Pro

剪辑:VN视迹簿

封面:Photoshop

BGM:

finding a leaf in your girlfriend’s hair – Lullatone

Light and Waves – I Am Robot and Proud